4008com云顶集团_云顶集团官网『官方APP』

学校首页| 下载中心| 联系我们 欢迎报考 4008com云顶集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教学成果

【学院强音】信息学院:与名企携手特色办学,打造省内最具影响明星学院

发布日期:2014-04-08  作者:撰稿/摄影 潘静思 韩丽丽  

 

4008com云顶集团秉承“强素质、重实践、求创新、育全人”的理念,致力于培养在电子信息技术领域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学院成立于2004年,目前在校生3270人,是学校规模最大的工科学院。历经十年发展,学院拥有一支高水平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建有省级实践教学基地、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和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实验室占地面积约5000平米、设备总值近5000万元。学院注重整合社会资源,探索“政产学研”协同育人路径,目前已与美国通用电气、德国西门子、中国联通、华为、南方电网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和相关政府部门深入开展合作。
01.jpg
      “3+1”培养模式,“双证”教育制度
信息学院率先实行“3+1”培养模式,即三年的基础课程教学和一年的实践教学环节。苏秉华院长告诉记者:“最后一年的实践环节,学院并不是简单地安排学生自主实习,而是分类分层次有计划组织学生参加知名企业和产学研单位的在岗带薪实习、参与职业技能培训(认证)以及参与学院科研项目等实践活动,以此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与此同时,学院推行“双证”教育制度,创造条件鼓励和引导学生考取各类职业资格证书,这样学生在毕业时不仅拥有学历(学位)证书,同时拥有代表职业能力和资格的相关认证,就业竞争力大大提高。由于学院实验实训设施完备,拥有与国内外知名企业和科研机构建立的联合实验室,学生通过在校培训即可获得相关认证(如德国西门子、美国通用电气、美国国家仪器、华为、中国电子工程师协会等企业和机构的权威认证);此外,学院与政府职业培训机构紧密合作,开展针对在校大学生的职业技能培训,学生一旦通过考核,不仅获得国家人事部门认可的资格证书,同时享受政府补贴,返还培训费用。目前,“双证”教育的目标基本实现,80%以上的2015届毕业生将拥有“双证”。
在问及学院的总体建设目标时,苏院长说:“我们将努力把信息学院打造成珠海市高校中的名牌学院乃至省内极具影响力的明星学院。”
      “特、优、新”专业发展模式
信息学院依托校本部优势资源,结合珠三角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形势,开设了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通信工程、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5个招生专业,培养高素质的电子信息类应用型人才。
“我院坚持‘特+优+新’的模式来开展学科专业建设。” ,苏秉华院长介绍,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是广东省教育厅和财政厅立项重点建设专业,也是信息学院的特色专业,其研究的光电子、微电子、医疗电子均为国家战略性发展产业;而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则为老牌专业,要办得更加优秀才会有吸引力;而信息工程和通讯工程领域技术更新周期短,产品日新月异的特点,因此学院与华为、中国联通等公司合作,让学生了解技术前沿和行业发展趋势。
02.jpg
       高水平“双师型”师资队伍
学院拥有一支教学经验丰富,整体教学和科研水平比较高的教师队伍。现有教职工87人,其中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教师比例达73%,博士学历达25%,教授、副教授占44%,双师型教师比例达35%。在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等方面均已形成了自身特色,教学成果突出,科研成果丰硕,目前承担和完成多项国家级、省部级项目。除了从国内外高校引进高水平师资和培养自身骨干教师队伍外,还邀请美国、加拿大以及国内知名企业首席科学家和资深工程师授课,打造高水平双师型师资队伍。
       国内一流实验实训设施
学院实验实训中心总面积达5000平米,设备总资产近5000万元。其中,电工电子实训中心能够满足从基础实验到电子电路设计、制作和调试完整的工程训练,具备承接电子企业生产加工任务的能力。除此以外,学院另建有3个科研实训平台和电子信息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苏院长称,“我们始终相信一流的实验实训设施能够为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坚实的条件保障,也为青年教师参与科学研究提供平台。”
2012年,学院与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公司合作建立了GE智能平台自动化系统实验室。这是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大学计划”在华南地区首个落户项目,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同年,又与珠海安联锐视建立了智能视频网络技术联合实验室和省级实践教学基地。
2013年,学院与深圳比亚迪联合建立省级大学生工程实践教育中心;与全球领先的电信解决方案供应商华为公司合作建立全球首个网络学院联合实验室,以仿真实际生产环境,为学生提供软硬件在内的世界最先进生产控制系统和实验条件,联合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应用型高层次信息通讯技术人才。
03.jpg
      “政产学研”协同育人
学院以探索“政产学研”一体化育人路径,与政府相关部门以及中国移动、中国联通、深圳比亚迪、深南电路、康佳、安联锐视等70多家知名企业开展深入合作,为学生实习实践就业搭建平台、创造机会。
  在当今大学生就业形势如此严峻的情况下,网络上流传着“毕业即失业”这样一句话,对此,苏院长有他自己的看法:“这是因为大学生在校学的东西和社会所需尚有差距,为了有效弥补这一不足,信息学院通过与名企合作,让学生提前学习掌握企业员工所需要的技能。”
       知行合一,成绩斐然
学院通过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挑战杯、机器人大赛等科技竞赛促进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就业竞争力的提高。近年来信息学子获省级以上奖项86项(其中国际级4项,国家级31项,省级51项);2013年获省级以上学科竞赛奖励26项(其中国际级2项,国家级12项,省级12项)。所有参赛项目均为国家教育部、省教育厅或全国性学术组织主办,赛事参与范围广、竞技水平高、影响广泛。
众多学子成功考取、申请和保送至国(境)内外知名大学深造,其中不乏国内“985”、“211”高校以及国(境)外悉尼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高等学府。
由于开设专业符合市场需求,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准确,学生就业前景广阔,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青睐。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校友毛伟强毕业后自主创业创办了冷火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成为珠海市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典范,省市领导多次视察并给予高度评价;自动化专业校友黄拓结合专业所长开发的“云财经系统”持续受到“创新工场”等知名“创投”机构关注。苏秉华院长表示,为鼓励学生创业,信息学院筹建自己的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
       德才并重,全面发展
在学生教育方面,学院注重“以智养德,以德养才,德才并重,全面发展”,不仅重视传授学生理论知识和职业技能,同时高度重视学生健全人格、正确核心价值观、社会活动能力和领导才能的培养。围绕“提升人文艺术素养,打造文化体育强院”的目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为学生创造锻炼机会,搭建成长平台。信息学子不仅术业有专攻,而且多才多艺,在学校各级各类社团活动表现积极,连续两年以绝对优势包揽校运会男女团体冠军及精神文明奖,在省市文体竞赛中屡创佳绩,“志向高远、基础扎实、体魄强健、心境恬美”正成为信息学子的真实写照。
采访结束后,苏院长回顾自己多年的教育经验,他希望同学们能够调整好心态,脚踏实地做事情,争取和把握住机会,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不断提升自我。
(编辑/冯伟功  审核/张恩)

 

☆ 教学成果
☆ 校训